雜誌精選》見證民間力崛起 公私伙伴關係成新主流

在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 Sheikh)舉行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大會(COP27),已經落幕。整整兩週、外加兩天的延長賽,各國攤開碳排帳冊,最髒的石化燃料、最難克服的重工業碳排,一一拋出,尋求解方。

快活不下去的開發中國家,更是自揭傷疤,向世界控訴、求償,造就史上破天荒的頭一遭:「損失與損害」正式在決議中立案。

有人說,這是一場「道德的勝利」,但才言猶在耳的1.5°C升溫目標呢?汰換石化燃料的決心呢?

只能說,在這個結合「秀場」與「展演」活動結束後,科學家、主政環保的官員們,夜以繼日的工作,才正要開始。

找答案,或許不該只是繼續盼望政府的作為。《遠見》記者在COP27全球氣候議題的最前線,現場直擊,崛起的私部門做了哪些努力?各國氣候官員們決定了什麼?未來,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圖/ 遠見提供)

首次通過「損失與損害」基金,富國卻不埋單

「在場沒有聽到反對,那麼,『損失與損害』基金,如是通過。」11月20日清早,COP27主席蘇克里(Sameh Shoukry)敲響議事槌,史上第二長的COP,終於在締約國間達成共識。

攤開歷來氣候政治的討論中,核心議題一路變遷:過去,為防止地球持續升溫,開始推動減排(Mitigation)溫室氣體、能源轉型;後來則增加人類如何與極端氣候共存的調適策略(Adaptation),如防災科技、蓋堤防。

演變至今,主流氛圍又轉向全球的氣候受害國,把矛頭直接指向歷史上的碳排大戶,透過科學歸因,尋求國際社群直接、立即的賠償。如非洲僅排放全球3%的溫室氣體,卻因為貧富差距,成為極端氣候、生活物資飆漲下,受影響最大的地區之一。

於是〈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便誕生了,且成為賠償理論的依據。

只是,當開發中國家,拿〈損失與損害〉作為向美國、歐洲等工業化較早地區的索賠訴求時,卻不被埋單。只因,這些已開發國家以往都以捐贈、扶弱的態勢作為補償,如今一旦將賠償「明文化」,原本的善舉將淪為罰單,而且金額恐怕不少,無異是面子裡子全輸。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生效的30年歷史裡,這是第一次,會員國間有足夠的共識,將長期以來尚有爭議的〈損失與損害〉放入議程,成為本屆COP的最大亮點。

(圖/ 遠見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對台灣而言,雖然並不是《氣候公約》締約國,但隨著近年來民間企業及NGO逐步熱衷參與COP,在氣候議題貢獻一己之力,因此在民間力量發酵下,台灣也漸有聲量。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分析,台灣碳排高峰已過,只剩全球0.56%,減碳是既定目標,但各國的「天賦」不一樣,如北歐國家,充滿水利資源,不用很費力就能淨零,台灣有得天獨厚的風場,有潛力,但還在路上。

另外,台灣的企業效能及人才向來舉世聞名,再加上,台灣以私部門參與國際氣候論壇多年,早已累積一定的影響力。因此,台灣以企業為角色,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或科技解方協助全球解決各種減碳的難題,將會是台灣在全球氣候議題掌握話語權的方法。

台灣靠私部門參與,積極向國際發聲

《遠見》在COP27現場,詢問參與超過10屆COP的學者林子倫、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李河清、清大科法所教授范建得、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他們無不同意,與往年相比,「私部門」在COP的戲份愈來愈吃重。

而在這次的COP,私部門嶄露頭角的,還不只台灣。當飛機從在夏姆錫克上空盤旋、緩降,俯瞰這座西奈半島上鄰近紅海的小鎮,一望無盡的沙漠中,無中生有,長出一座足以容納五萬人有餘的臨時場館。

「以前大概就是各國政府來這邊,宣傳自己做得有多好,但這次完全不一樣,」彭啟明觀察,或許是場地特別大,今年管制區(Blue Zone)內國家館(Pavilion)的展覽,也比過往澎湃(豐盛之意)不少,雖以國家為名,但充滿了民間企業的元素。

圖為大型地球模型,在各個主題場館中成為吸睛利器。除了嚴肅的氣候談判,在COP上爭取眼球,也成為不少NGO、倡議團體的目標。 (圖/ 遠見提供)

像是日本館,是由官方帶著一眾科技、能源業企業,從展示防熱的布料、光伏玻璃、三菱氫能引擎,到Hitachi的電網系統。由國家引進門,參與場內的商業結盟與交流,搶攻綠能商機。

網頁設計最專業,超強功能平台可客製,窩窩以「數位行銷」「品牌經營」「網站與應用程式」「印刷品設計」等四大主軸,為每一位客戶客製建立行銷脈絡及洞燭市場先機,請問台中電動車哪裡在賣比較便宜可以到台中景泰電動車門市去看看總店:臺中市潭子區潭秀里雅潭路一段102-1號。電動車補助推薦評價好的iphone維修中心擁有專業的維修技術團隊,同時聘請資深iphone手機維修專家,現場說明手機問題,快速修理,沒修好不收錢住家的頂樓裝太陽光電聽說可發揮隔熱功效一線推薦東陽能源擁有核心技術、產品研發、系統規劃設置、專業團隊的太陽能發電廠商。網頁設計一頭霧水該從何著手呢? 回頭車貨運收費標準宇安交通關係企業,自成立迄今,即秉持著「以誠待人」、「以實處事」的企業信念台中搬家公司教你幾個打包小技巧,輕鬆整理裝箱!還在煩惱搬家費用要多少哪?台中大展搬家線上試算搬家費用,從此不再擔心「物品怎麼計費」、「多少車才能裝完」台中搬家公司費用怎麼算?擁有20年純熟搬遷經驗,提供免費估價且流程透明更是5星評價的搬家公司好山好水露營車漫遊體驗露營車x公路旅行的十一個出遊特色。走到哪、玩到哪,彈性的出遊方案,行程跟出發地也可客製,產品缺大量曝光嗎?你需要的是一流包裝設計Google地圖已可更新顯示潭子電動車充電站設置地點!!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又如歷經浩劫的巴基斯坦展館,以「今日的巴基斯坦,也有可能輪到你」為標語,喚醒各國同情。新加坡積極發展自願性碳市場,首設國家館,找來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森林碳匯交易平台,在場館種滿植物。

國內有戰事,卻不放棄每一個發聲機會的烏克蘭,也首次在大會管制區內設立國家館,灰暗的設計肅穆卻不悲情,與對街雨林主題、花花綠綠的巴西館形成對比。各展館攤位之大,各自推出的演講、論壇,都是該國來自氣候領域的企業、NGO的一時之選。

林子倫解釋,在這類氣候政治的場域,意見可以分為決議(decision)、倡議(initiative)跟抗議遊行(protest, demonstration),三個層次的約束力由高到低,但議題也由單一到多元。

過去重點在「決議」本身,議案由締約國間在會議室裡談定,台灣只能被動了解。但其實,不局限締約國參加的國家館活動、周邊會議、社群中心的發表、企業倡議與展示方興未艾,甚至是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參與的抗議與國際串聯,雖屬於非正式議程,卻儼然是台灣靠「民間力」參與國際氣候議題的絕佳敲門磚。

氣候政治的成敗,除了在氣候外交的談判桌上比拳頭、比論理,在議場外,也比如何說好故事,留下國際印象。

回頭來看,台灣有許多自立自強的企業,跟其他團體合作,參與官方的周邊會議(Side Event),台灣企業雖然沒有政府可撐腰,也已自行走出一條參與COP的模式。除了參與COP最有歷史的台達電子,今年更有銀行、道路工程,甚至是推廣素食的大學校長,在COP獲得機會,向國際發聲。

(圖/ 遠見提供)

公私伙伴協力減碳,推動氣候行動落地

只是私部門的崛起,並非意味著政府的角色淡化。

在政策面,你可以從COP27的另一個熱門關鍵字:公私伙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看出端倪。

范建得舉例,無論是日本的聯合抵換額度機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 JCM)、美國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推行新的碳權機制,稱為能源轉型加速器(Energy Transition Accelerator),都在為企業創造投資減碳的誘因,另一方面,也在解決發展中國家需要資金與技術的問題。

過去,無論是在哥本哈根決議設立的1000億基金,還是正在討論中的〈損失與損害〉補償,都會面臨出錢的一方想監理、評估成效,受贈(償)的國家覺得主權、國格遭剝奪的問題。透過創新的機制,引入資本、技術投入需要資源的開發中國家,也以國家的力量,保證投資者,最終可以獲得嚴格認證的碳權。

如美國祭出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以優惠補貼方式能源轉型的投資。敏銳的台廠早已嗅到商機,在力行「美國製造」的政策下,提早布局。美國扶植新能源,同時也在對焦自身利益。

美國對外,則與企業成立先行者聯盟(First Mover Coalition),透過共同採購的力量,優先選擇低碳供應鏈,幫助航運、鋼鐵等能源大戶脫碳。加上COP會期中,民主黨在期中選舉表現不俗,更讓拜登直言,美國會堅定不移地(unwavering)、站在世界氣候政治的舞台。

(圖/ 遠見提供)

七年前,《巴黎協定》簽訂時,國際社群要求碳排,仍以國家責任來計算,大概很難想像,隨著愈來愈多的發電、儲能、負碳技術被發明,如今,連過去能源事業核心的電網服務,都有部分在民間參與發電、儲能下,由「民間力」取代。

公私伙伴協力減碳,在氣候公約締約30年來,已成為新主流。如今,台灣接軌國際,從工商業界到學界,都在呼籲仍躺在立法院的《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修法,在《巴黎協定》第6章的架構下,政府應建立一套屬於台灣的碳交易市場。碳市場的良窳,決定了台灣在氣候金融上,究竟是「邊緣人」,還是新勢力。

回扣台灣產業,以出口為主,企業有碳權需求、也願意投資,但現階段台灣沒有交易平台,資本只能向外流動。如成立僅一年的新加坡碳交易平台,由新國坡國家資本與民間銀行合作成立的Climate Impact Exchange(CIX),就成功吸引台灣的奇美、華邦電,在平台上競標碳權。

COP27在大會訂出「共同實踐(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的主軸中,發展中國家將決議視為歷史性的勝利,但更多國家認為,在減排、維護1.5℃、排除石化燃料的決心上,決議毫無誠意。氣候的分歧,在可見的未來仍會繼續,但隨著企業、民間搭建起的綠色經濟,問題的解方,不再只有一種。

本文作者:白育綸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2月號438期》)

文章來源:
#
#
#
#
#

來源鏈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103000005-260410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