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防火警報!消防署呼籲改用這招既環保又保平安

每年清明時節,民眾紛紛返鄉掃墓祭祖,但焚燒紙錢、香燭等傳統習俗卻潛藏火災風險。消防署最新統計顯示,近5年清明期間平均發生超過200起墓地火警,不僅造成環境污染,更危及民眾安全。

為降低火災風險,消防署強力推動「掃墓不用火」運動。改用鮮花、素果等環保祭品,既能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又能避免引發火災。台北市消防局長李明哲表示:「鮮花祭祖同樣莊重,更重要的是能保護山林和社區安全。」

傳統掃墓方式常因風勢變化導致火勢蔓延。去年新北市就曾發生因燒金紙引發的山林大火,延燒超過5公頃,動員上百名消防員才控制火勢。這類事故不僅耗費大量社會資源,更可能危及掃墓民眾的生命安全。

環保署數據指出,清明期間全台焚燒紙錢產生的PM2.5,相當於5000輛柴油車行駛100公里的排放量。改用環保祭拜方式,可減少86%的空氣污染物,對患有呼吸道疾病的長輩和兒童尤其重要。

各縣市政府也推出多項便民措施。高雄市提供「紙錢集中燒」服務,台南市設立環保祭品兌換站,民眾可用金紙換取鮮花或盆栽。這些創新做法獲得許多家庭支持,逐漸改變傳統祭拜習慣。

消防專家提醒,若必須用火,應選擇金屬容器並遠離草木,結束後務必確認火苗完全熄滅。攜帶瓶裝水或滅火器備用,發現火勢失控立即撥打119報案。遵守「人離火熄」原則,才能確保掃墓過程平安順利。

現代人環保意識抬頭,越來越多家庭選擇網路祭祖、植樹紀念等創新方式。這些做法不僅避免火災風險,更能為下一代留下更美好的環境,實現真正的「慎終追遠」。

【其他文章推薦】
頂樓裝太陽光電聽說可發揮隔熱功效
推薦評價好的
iphone維修中心
自行創業缺乏曝光?
網頁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形象門面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
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