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浪潮席捲台灣 用電缺口危機浮現 政府該如何應對

近年來台灣電動車數量呈現爆炸性成長,根據交通部統計,2023年全台電動車掛牌數已突破10萬輛,年增率高達65%。這股綠色運輸浪潮雖然帶來環保效益,卻也讓台灣電力系統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台電最新報告顯示,若全台電動車同時充電,瞬間用電量將相當於3座核電機組滿載發電量。經濟部能源局估算,到2030年電動車用電量可能佔全台總用電量的5%,這個數字還在持續攀升中。

台灣電力系統本就面臨夏季用電吃緊問題,電動車充電需求集中在晚間用電高峰時段,這讓電網調度更加困難。台電工程師透露,部分地區變電站已出現過載警訊,急需進行設備升級。

專家指出,電動車充電若未妥善管理,可能成為壓垮台灣電網的最後一根稻草。清大電機系教授建議,應建立智慧充電系統,引導車主在離峰時段充電,並推廣V2G(車輛到電網)技術,讓電動車成為分散式儲能單元。

政府目前規劃在2025年前布建7,800座公共充電樁,但民間業者認為這個數量遠遠不夠。充電樁業者表示,現有基礎建設跟不上電動車成長速度,部分社區大樓因電力容量不足,連慢充樁都無法安裝。

再生能源發展也面臨挑戰。太陽能發電集中在白天,與電動車主要充電時段存在落差。能源局正研究將充電站與儲能系統結合,提高綠電使用效率,但相關投資成本高昂。

電價政策同樣引發討論。現行電動車充電適用住宅電價,但用電量已接近小型工廠。台電擬推出專用電價方案,可能採時間電價或需量反應機制,此舉恐影響民眾購買電動車意願。

都會區停車位不足也加劇充電困境。台北市某些行政區平均每5輛電動車才配有1個充電位,車主經常得排隊等候。都會區土地有限,增設充電站面臨空間與成本雙重壓力。

產業界呼籲政府加快電網現代化步伐,同時提供更多誘因鼓勵民間投資充電基礎建設。部分車廠開始與建商合作,在新大樓預留充電管線與電力容量,從源頭解決問題。

這場交通革命帶來的用電挑戰,需要政府、業界與民眾共同面對。如何在推動綠能運輸的同時確保電力穩定供應,將考驗台灣的能源治理能力。

【其他文章推薦】
頂樓裝太陽光電聽說可發揮隔熱功效
推薦評價好的
iphone維修中心
自行創業缺乏曝光?
網頁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形象門面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
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