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別再重複生產了,無聊!

光伏別再重複生產了,無聊!

  • 2023-05-30
  • <!–

  • 76 次閱讀
  • –>

  • 來源:能源雜誌

李振國說出了實話,可惜隆基自己、整個光伏行業、乃至資本市場都不想聽實話。但是,歷史就是這樣,你愛不愛聽實話,它都會按照規律發展,之前的無數行業無數玩家都已經體驗過了。

撰文 | 斐濟

編輯 | 魏然

出品 | 光伏Time

上海SNEC開的如火如荼,50萬參觀人數或許已經打破了SNEC的歷史記錄。除了因為疫情三年憋壞了企業們和職業經理人,熱鬧的展會確實展現出行業的熱鬧。

但展會的繁榮和熱鬧並不意味着行業一定有着光明的未來,相反,“過剩”很有可能很快體現出來,同質化產品的過剩產能很快會變成大量的企業出局。

在展會上,行業內外都有很多人來上海體驗新能源的熱潮,言語間是對光伏的讚歎。不止一人說著:“未來光伏是一條確定的賽道!裝機量一定會穩步上升,銷售額只會不停增長。”

是這樣嗎?馬克吐溫說過:“每當你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站在一邊,你就該停下來反思一下。”

全世界都在談論ESG,所以我們大幹快上,組織了巨大的產能,這樣真的沒有風險嗎?

離開時間軸討論過剩都是扯淡。在未來的幾年時間里,一旦出現政策的變動,整個行業要怎麼應對?過剩的產能和浪費的資源又要怎麼收尾?

參觀感受

SNEC同時,各家陸續合作和產能落地的新聞在微信朋友圈爭奪着大家幾秒鐘的注意力。沒有個幾GW都不好意思推送。

光伏的供應端很擁擠,需求端呢?本文需要理清的是,光伏的需求端從來不是組件或者項目方,而是用電方!更具的說,是需求清潔電力的用電方。

全球碳中和的過程就像是人類推行健康的organic飲食習慣。逐漸放棄、少吃大魚大肉,多吃沙拉。

供應端判斷吃沙拉是潮流,於是大幹快上,準備好了大家十年吃的沙拉 。

如果大家不想吃、不願意吃、吃不掉這些沙拉怎麼辦?又或者說大魚大肉吃點也不錯,大魚大肉全面降價了呢?

而且,所有人生產的沙拉都是一樣的。是你,你會選擇吃誰的沙拉呢?

相信很多人都會發現:越是organic的食物,越貴。就像新能源,平價之後放在電力系統中,依然不便宜。

本質目的是為發電的光伏產品,其商品屬性就像為了煉油的大豆,功能單一,唯一價值在於發電量的多少。從SNEC看來,光伏產品同質化,產能重複建設嚴重。

過剩:沒有一家企業無辜

5月26日一開盤,光伏板塊就開始掉頭急轉直下。25日,有媒體以《隆基綠能李振國:光伏產能嚴重過剩 將謹慎投資迎接挑戰》為題目進行報道,隨後光伏股票幾乎呈現出全面下跌的態勢。截至目前,該報道已經被刪除,猜測或與隆基的緊急公關有關係。

 上圖中搜索結果前三位,第一個鏈接點開已經是404。后兩個鏈接安然無恙。

諷刺的是就在25日李振國觀點被報道之前,光伏概念板塊實際上出現大幅拉升,個股也頗為活躍。截至25日14時20分左右,鴻日達獲20cm漲停,帝科股份、仕凈科技、迪森股份、高測股份、東威科技、鈞達股份等股漲幅居前。

事實上,從我十餘年的參展、觀展經歷來看,深切的感受到今年的SNEC徹底暴露了當下光伏產業的虛火旺盛問題。所有這些看起來火爆,可能都像泡沫一樣脆弱。

2022年,光伏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產量分別達到82.7萬噸、357吉瓦、318吉瓦、288.7吉瓦,同比增長均在55%以上。

而這是產量數據,中國光伏的實際產能要大的多。

“2021年之前,中國光伏產業用十幾年的時間建設起大約380GW的全產業鏈。而就在SNEC舉辦的前18個月時間里,中國新增了380GW的全產業鏈。”

這是隆基董事長鍾寶申在SNEC領袖對話環節給出的数字。

這個数字當然不一定準確,但我們或許可以大致以全國產能700GW來計算。到了2023年底,產能或許可以達到750~800GW。

那麼需求有多少呢?

光伏行業2022年發展回顧與2023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預計:2023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保守預測為95GW,樂觀預測為120GW。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保守預測為280GW,樂觀預測為330GW。

伍德麥肯錫的預測更保守:2023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110GW以上,全球新增裝機250GW。

InfoLink預計2023年底硅料產能可達1,771,100噸/年,同比提升50%。換算成組件,已經超過了600GW。

似乎已經不需要再計算了。無論按照什麼樣的数字計算、無論裝機預測多麼樂觀、無論上下游產業鏈的限制有多少,巨大的產能過剩都已成定局。

比過剩更糟糕的是什麼?是又過剩、又同質化。

在SNEC展會上,許多廠家用了眼花繚亂、精彩紛呈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產品。簡單一些的就是把組件或者電池片、硅片、玻璃直挺挺的豎立在那裡,寫上功率、尺寸等數據。

花哨些的則會設置一個噴灑裝置,模擬下雨天的環境,讓組件在“雨水中”經歷考驗,显示出可靠性和耐用性。

網頁設計最專業,超強功能平台可客製,窩窩以「數位行銷」「品牌經營」「網站與應用程式」「印刷品設計」等四大主軸,為每一位客戶客製建立行銷脈絡及洞燭市場先機,請問台中電動車哪裡在賣比較便宜可以到台中景泰電動車門市去看看總店:臺中市潭子區潭秀里雅潭路一段102-1號。電動車補助推薦評價好的iphone維修中心擁有專業的維修技術團隊,同時聘請資深iphone手機維修專家,現場說明手機問題,快速修理,沒修好不收錢住家的頂樓裝太陽光電聽說可發揮隔熱功效一線推薦東陽能源擁有核心技術、產品研發、系統規劃設置、專業團隊的太陽能發電廠商。網頁設計一頭霧水該從何著手呢? 回頭車貨運收費標準宇安交通關係企業,自成立迄今,即秉持著「以誠待人」、「以實處事」的企業信念台中搬家公司教你幾個打包小技巧,輕鬆整理裝箱!還在煩惱搬家費用要多少哪?台中大展搬家線上試算搬家費用,從此不再擔心「物品怎麼計費」、「多少車才能裝完」台中搬家公司費用怎麼算?擁有20年純熟搬遷經驗,提供免費估價且流程透明更是5星評價的搬家公司好山好水露營車漫遊體驗露營車x公路旅行的十一個出遊特色。走到哪、玩到哪,彈性的出遊方案,行程跟出發地也可客製,產品缺大量曝光嗎?你需要的是一流包裝設計Google地圖已可更新顯示潭子電動車充電站設置地點!!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很遺憾,這些內容在我看來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從產品的本質來說,幾乎所有企業的所有產品都沒有形成差異。

過去2年,所有企業都在忙着擴張產能。

截至2022年底,隆基單晶硅片產能達到133GW,單晶電池產能達到50GW,單晶組件產能達到85GW。

2021年,單晶硅片產能105GW,單晶電池產能37GW,單晶組件產能60GW。

2020年,單晶硅片產能85GW,單晶電池產能30GW,單晶組件產能50GW。

預計2023年年底,隆基實現單晶硅片年產能190GW,單晶電池年產能110GW,單晶組件年產能130GW。

隆基只是一個例子,實際上無論大廠、小廠,一線二線還是三線廠商,都沒有停下擴產的腳步。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產能過剩的時候沒有一個廠家是無辜的。

不要忘記了,產能過剩不是光伏現在唯一的問題,甚至有可能都不是最嚴重。2012年“雙方”之後歐美對於中國光伏產業的限制、乃至抵制,可能會造成更惡劣的結果。

依賴歐美:被低估的威脅

從悲觀的角度來看,本輪歐美對中國光伏的抵制可能會類比2012年的“雙反”,引發一片企業淘汰浪潮。

美國的《緩解通脹法案》(IRA)、歐盟的《凈零工業法案》和《關鍵原材料法案》都明確表現出歐美政治界對於新能源產業依賴中國供應鏈的情況十分擔憂。建設獨立自主的供應鏈是歐美國家的共識。

海外市場對於中國光伏來說有多重要?筆者選取了隆基綠能和天合光能兩家龍頭企業2022年年報的數據,從一個側面較為直觀地體現出海外市場的地位。

 隆基綠能營業收入

 天合光能營業收入

 

不是沒有企業家注意到這一點。十一科技董事長趙振元就提到歐美新能源法案發布之後,有一大批項目被迫停滯。人員與設備的流通也極大地受到了影響。

光伏產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在全球各個國家的能源體系、經濟結構中都越來越重要。光伏產品的全球化流通、貿易,已經越來越有“大宗商品化”的趨勢。

在國際政治中,能源永遠都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籌碼。歐美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限制是國際環境惡化的外向表現。在中國國內,光伏產業各個環節的投資也自發性加強了對境外資本的“警惕和排斥”。

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是光伏產業20年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而我們現在正在逐步丟掉這個優勢?

沒有了中國,歐美各國玩得轉光伏么?行、也不行。

2007年,歐洲的光伏製造還佔到全球的30%。而今天,歐洲只擁有全球光伏組件產能不到0.2%。

現在歐洲的光伏組件80%要從中國進口。如果按照歐盟2030年600GW的裝機計劃,這塊巨大無比的蛋糕顯然絕大多數要被中國企業吃下。

在一份歐盟有關光伏的報告中,歐盟自己也承認,在這一代光伏技術(即晶硅技術)中,歐洲已經很難追趕上中國了。

“但新能源門檻並不高,我們在基礎性研究方面還是缺乏動力。”趙振元在SNEC大會上這樣說道。

不得不承認,在一眾表現得頗為樂觀的光伏企業家中,趙振元這樣冷靜的表態是值得慎重對待的。

歐洲的一紙政策如果下來,這熱鬧的SNEC展會不會像530之前的那次展會那樣,打得pia pia響?

思考

基於當下的技術水平,歐洲確實追不上中國: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產能(還包括近一半的新產能),在效率和成本方面,中國有着絕對優勢。歐洲當然可以從現在開始新建產業鏈,除了貴,沒有任何問題。

但我們的優勢更多是在產業鏈上,我們顯然不能只考慮技術經濟性,既然歐美抵制是從政治角度出發,那麼用更貴的產品也可以從政治角度成立。

不要忘記了,歐洲剛剛可以說是順利地渡過了天然氣危機。為什麼非要買你的發電設備?策略性的壓一下價格,這過剩的產能又要如何處理?

技術沒門檻,產業鏈有優勢,市場(部分)在外 —— 這個行業特性像極了我們之前遇到的多次貿易危機,政策的波動會一下子造成擠兌和動蕩。那些重複建設的產能,和同質化到搞笑的產品,會永遠定格在今天的SNEC上。

我們的產業沒有把太陽能做到極致,我們是把晶硅做到了極致。

這玩意對我們也環保嗎?我們能靠着這個支撐我們的經濟很久嗎?之後的技術革新,商業模式革新迫在眉睫了。不能以極近距離滿足負載端的太陽能,別再重複生產了。無聊。

(作者系國際政治博士,太陽能行業從業人員。)

TAG: 無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

https://www.inengyuan.com/kuaixun/11028.html

您可能也會喜歡…